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溴水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表现了漂白性 |
| B.用惰性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阴极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g+的还原性比Cu2+强 |
| C.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
| D.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和冷的浓硫酸反应 |
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的XO4—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 B.+2 | C.+3 | D.+4 |
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
| A.25.0% | B.27.6% | C.72.4% | D.75.0%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
|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
|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
|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a L Cl2和H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发现气体仍为a L。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燃烧后的气体,结果无气体剩余。由以上条件,推知原混合气体中Cl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
| A.Cl2∶H2=1 | B.Cl2∶H2<1 |
| C.Cl2∶H2≥1 | D.Cl2∶H2≤1 |
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3:2:1 | B.2:4:1 | C.2:3:1 | D.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