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酶的四个实验设计,其中最科学、严谨的是
实验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步骤 |
A |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
实验组:2mL3%H2O ![]() 对照组:2mL3%H2O2溶液+lmL蒸馏水,保温5min后观察 |
B |
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
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l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蔗糖溶液+l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
C |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向三支试管中各依次加入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lmL不同pH的缓冲液,l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后,斐林试剂检验 |
D |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 |
含有血渍的布块+2mL洗衣粉溶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5℃,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下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 B.内吞作用 | C.主动运输 | D.被动运输 |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无机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活化能 |
B.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适合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C.腺嘌呤、氨基酸、尿嘧啶都有可能参与酶的组成 |
D.真核细胞内合成的酶都要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 |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5化合物(RuBP)及ATP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上升、下降、上升 | B.下降、上升、下降 |
C.下降、上升、上升 | D.上升、下降、下降 |
把一株植物的一个叶片包在黑纸中放置一天(饥饿处理),然后再把叶片中脉切断(如图),给予光照2h。经检验,叶片下半部分产生了淀粉,而叶片上半部分无淀粉生成。原因是( )
A.切断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
B.切断叶脉阻断了水分的运输 |
C.切断叶脉阻断了CO2的运输 |
D.切断叶脉影响了上部细胞的细胞呼吸 |
“根深叶茂”深刻说明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关系。某同学研究光照对水稻枝叶与根系生长影响,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
全苗干重(g) |
上部干重(g) |
根系干重(g) |
||||
自然光照 |
9.97 |
7.65 |
2.32 |
||||
遮阴 |
5.13 |
4.15 |
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