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多次引用古代诗词或典故,说明一些问题,显示出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据此回答12—13题。在记者会开始时,温家宝总理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这说明( )
A.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
C.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向前进 | D.实践是认识来源和发展的基础 |
温家宝总理回答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时说:“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其中,“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①从变化的实际出发
②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④真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客观条件 |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
C.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
有人大代表建议,随着网络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教育。其《文化生活》的依据是()
①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流价值观”的作用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传媒的商业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③④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2013年11月5日,央行在其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 “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这说明我国的中央银行
①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公共服务
②积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依法执政,体现政府审时度势的能力
④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