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 |
B.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 |
C.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
D.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某同学给几个刚进食的小鼠的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小鼠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
当环境温度从25℃降至5℃,人体耗氧量、皮肤血流量及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 | B.增加、增加、减少 |
C.增加、减少、增加 | D.增加、减少、减少 |
激素对生物体代谢、生理、生殖等具调节作用。人体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肾上腺激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人体的代谢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下表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代谢影响的情况。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哪种激素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肾上腺素 |
去甲肾上腺素 |
|
耗氧量 |
++ |
○或+ |
血糖 |
+++ |
○或+ |
血液乳酸 |
+++ |
○或+ |
+表示增加程度 ○无变化
A.去甲肾上腺素
B.两种激素的作用一样
C.两种激素都无影响
D.肾上腺素
有一种生化毒气能强烈抑制人的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不能分解成乙酸和胆碱。使乙酰胆碱迅速分解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突触 |
B.使突触后膜选择透过性丧失 |
C.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
D.有利于神经元迅速合成新的乙酰胆碱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 |
下列图示中甲为突触结构,乙为反射弧模式图,关于二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B.甲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C.甲图所示的结构在乙图示中有二处 |
D.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d点不会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