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1是我国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河流中游有棉花生产基地,下游有未开发的风景区。铁路从B延长铺设到C城市后,B城市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转变。据图回答28~29题。

 
 
 
 
 
 
 
 
 
 
 
 
 
 
 
 
 
 
 
 
 
 
 
 
 
 
 
 
 
 
 
 
 
 
 
 
 
 
 
 
 
 
 
关于A、B、C三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是棉纺织工业  
B.B城市原有的经济结构以旅游业为主 
C.B城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D.C城因铁路建设而兴起
为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网,准备新修建交通线路,下列线路设计及理由合理的是        

A.铁路连接E——C ,理由是输出钢材、铁矿石、机械产品等
B.高速公路连接E——C,理由是扩大E港口的腹地
C.铁路连接C——F——G,理由是建设新的出海通道
D.高速公路连接C——F——G,理由是发展旅游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4 1006 B.1006 1008 C.1008 1010 D.1004 1008

2012年5月6日20时,上海市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北风 D.偏南风

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A.台湾岛 B.珠江口 C.黄河口 D.辽东半岛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该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B.资源 C.政治 D.气候

图中等值线a、b、c的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a>b=c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右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周转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降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 35%)、广东(28%)、江苏(20%)


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

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北,再向东北
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0米 B.199米 C.278米 D.400米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