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说明的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
| C.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 |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2013年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成了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造成此问题的制度原因是()
| A.共和制政治矛盾不可调和 | B.三权分立使政策分歧放大 |
| C.联邦制驱使地方对抗中央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
|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
有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
| C.工业革命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 | B.东西文明的交汇 |
| C.工业革命的兴起 | D.世界人口的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