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Ⅰ. 生理学家将人体的肝脏形容为一个巨大的生化工厂,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这里完成。图A为肝脏组织示意图,图B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所以相对于a端,b端的尿素含量会___________。
(2)肝脏在血糖平衡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进入肝脏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高(如饭后一段时间),那么b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相对___________;如果进入肝脏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低(如饥饿时),那么b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相对___________。
(3)胰岛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浓度,如果图A所示为胰岛组织,当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低(如饥饿时),那么b端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___________。
(4)从图B组织液与血浆的关系来看,导致组织水肿的因素很多,但直接的生理因素是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相对渗透压的变化。当长期的营养不良就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浆的相对渗透压___________ (大于、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肾小球的通透性加强就会导致血浆蛋白滤人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将其重吸收,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___________ (大于、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Ⅱ.人在生病发烧时,常会发生食欲下降的现象。某同学猜测这可能与消化酶的活性减弱有关。生物小组欲以淀粉酶来设计实验,对这一猜测加以探究。现请你完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供选材料
浓度适宜的α—淀粉酶溶液,浓度适宜的胰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液(pH适宜),班氏糖定性试剂,恒温水浴箱两只(温度可调控),试管,烧杯,清水,酒精灯等。
实验原理提示
班氏糖定性试剂遇还原糖产生砖红色沉淀,其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
(1)取甲、乙两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适量、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液。
(2)将甲、乙两试管的下端同时插入不同的恒温水浴箱中。甲试管保持的温度设定为40℃,乙试管保持的温度设定为 ℃,维持10min。
(3)同时向甲、乙试管分别加入等量 的溶液,振荡后继续保温10min。
(4)同时对两试管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摇匀并 ,然后观察比较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实验预期和结论
(1)若 ,说明人生病发烧会减弱消化酶的活性。
(2)若 ,说明人生病发烧不会减弱消化酶的活性。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患者通常在20岁左右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下图是某个家族的系谱,请分析回答问题:
(1)肌营养不良的症状是(显、隐)性性状。
(2)Ⅰ代2号的基因型为,Ⅱ代3号的基因型为。
(3)Ⅱ代4号和5号夫妇,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
(4)已知某人群中出现男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概率为R,若男性患者均在婚育前死亡,这种情况下该人群女性的发病率最可能是 。
下面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II 1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II2的基因型为;II3的基因型为。
(2)理论上计算,II 2与II3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为。
(3)假定III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III2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为。
椒花蛾白天栖息于树干上,夜间活动。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椒花蛾的身体和翅大多是带有斑点的淡灰色,它们和树干上的地衣颜色一致,借此可逃避鸟类的捕食。暗黑色的椒花蛾也有,但极少见。1845年在英国的工业区发现了一只暗黑色的椒花蛾,以后在各工业区都陆续发现了暗黑色椒花蛾,并且越来越多。到1898年,各工业地区暗黑色椒花蛾的数量大大超过灰斑色椒花蛾,比例可达98%以上。为什么暗黑色椒花蛾随着工业的发展其比例逐年增加呢?为解开这个谜,科学家对此做了野外生态学观察,结果如下表:(椒花蛾在不同地区的释放回收率)
地区 |
灰斑色蛾 |
暗黑色蛾 |
||
释放数 |
回收数 |
释放数 |
回收数 |
|
伯明翰(工业污染) |
64 |
25% |
154 |
53% |
多塞特(非工业污染) |
393 |
13.7% |
406 |
4.7% |
请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解释椒花蛾黑化现象:
(1)1845年,稀有的黑色椒花蛾通过___________产生。
(2)1845年至1898年间工业区暗黑色椒花蛾的比例越来越大,说明控制黑色体色的基因的基因频率呈现出___________的趋势。
(3)据野外观察的实验结果,表中两组数据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椒花蛾黑化的过程是自然选择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定向的改变,这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遗传学上称为。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
(3)图中③的过程称为,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是;氨基酸乙是。
(5)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构成,在完成③过程时,至少脱去个水分子。
(6)该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假定某地区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7%,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则患者占,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中蛋白质的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中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酶和。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