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A.汽油 | B.甲醛 | C.甲醇 | D.甲酸 |
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SO3 | B.溶液的酸性减弱 |
C.白色沉淀是BaSO3 | D.FeCl3全部被还原为FeCl2 |
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a:Cl-b:K+ c:CO32- d:HCO3- |
B.a:K+ b:CO32- c:Cl- d:HCO3- |
C.a:K+ b:CO32- c:HCO3- d:Cl- |
D.a:K+ b:HCO3- c:Cl- d:CO32- |
砹是核电荷数最大的卤族元素,试推测砹及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单质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
B.NaAt的熔点沸点较高 |
C.HAt受热很难分解 |
D.AgAt不溶于水 |
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离子,则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
A.![]() |
B.![]() |
C.![]() |
D.![]()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