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在做“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时,如果副线圈B两端不接任何元件,则副线圈中 。
A.因电路不闭合,无电磁感应现象 |
B.不能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
C.可以用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
D.有电磁感应现象,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
Ⅱ. 某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他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他将多用电表机械调零后,先把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的“×100”挡位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表针的指示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可知,这种情况测量误差较大,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应将选择开关旋至欧姆档的 档位,换档结束后,实验操作上首先要进行的步骤是:
。
(2)该同学用伏安法继续测该电阻的阻值,除被测电阻外,还备有如下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电压表 (量程为3V,内阻为4kΩ)
电压表 (量程为15V,内阻为15 kΩ)
电流表 (量程为3mA,内阻为10Ω)
电流表 (量程为10mA,内阻为5Ω)
滑动变阻器一只(阻值0~50Ω)
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若要较准确的进行测量,上述器材中,电压表应选择 ,电流表应选择 (填写字母代号),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所用的电路图。
|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和
,求出加速度
;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的平均值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
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cm。
(2)物块的加速度可用
和
表示为
。
(3)动摩擦因数可用M、m、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
。
(4)如果细线没有凋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我国舰载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舰载飞机利用阻拦索着舰的力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找来了木板、钢球、铁钉、橡皮条以及墨水,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准备定量研究钢球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与被阻拦前速率的关系。要达到实验目的,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钢球由静止释放时的和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还必须增加的一种实验器材是。忽略钢球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根据定律(定理),可得到钢球被阻拦前的速率。
(1)①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低压直流电源、天平、重物、纸带、导线、秒表、开关、夹子,还缺少的器材是。
②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读出图中的示数,
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cm
(2)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现除了有一个标有“5V,2.5w”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5V,内阻可不计)
B.直流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为0.1Ω)
C.直流电流表(量程0〜600mA,内阻约为0.5Ω)
D.直流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为15kΩ)
E.直流电压表(量程0〜5V,内阻约为5k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实验中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以便能测量多组数据。
①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 。(均用序号字母表示)
②请按要求将图中所示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③某同学通过实验正确做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图甲所示。现把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接到下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定值电阻R=4Ω,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W。(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_____mm。
②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用题目所给物理量表示)
③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测得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
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周期的平方(
)与摆线长
的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_____,乙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