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 |
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 |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 |
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
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 B.种群①的营养级比种群②的营养级高 |
C.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 |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
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
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 |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才能开始捕捞 |
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是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
![]() |
4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时。相对来说,最不容易受到影响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