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
某国一定时期内,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300亿元,纸币发行量为600亿元。纸币在此时期内平均流通2.5次,则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货币的
A.2元 | B.1元 | C.0.2元 | D.0.25元 |
在“商品—货币—商品”公式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阶段的困难在于
A.商品是否适销对路 | B.交易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C.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 | D.商品价格是否与价值相符 |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
A.是商品,有价值 | B.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
C.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 D.是一般等价物 |
下列属于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①现金②外汇③信用卡④支票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本质上看,货币是商品 |
B.从产生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C.从起源上看,金银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D.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是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