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
| A.余粮征集制 | B.企业国有政策 | C.取消自由贸易 | D.强制劳动制度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
|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
|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
③整个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下列哪一项发明直接推动了下图成就的发明和使用 ( )
| A.电力的使用 | B.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
| C.内燃机的发明 | D.柴油机的创制 |
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血腥与罪恶,但对世界市场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 )
| A.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 |
| B.刺激了欧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 |
| C.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 |
| D.促进三大洲商品流通和国际分工体系形成 |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 ( )
| 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
|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
| 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 |
| 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贸易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