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卓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口口口口□,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 A.洋务清火汤 | B.新政补元汤 | C.宪政调味汤 | D.革命销魂汤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 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A.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
|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
| C.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
|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
|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
|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
|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
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一现象表明()
| 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 |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
| 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
2,488,492(两白银) |
| 康熙十一年 |
18,096,850 |
| 康熙十二年 |
21,358,006 |
| 康熙二十六年 |
28,964,499 |
| 康熙三十年 |
31,849,719 |
| 康熙三十三年 |
41,007,790 |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