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国家名称: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气候主要属于____________(类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主导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额尔齐斯河注入____________洋;河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并简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4)回答该地区盛产棉花有利的自然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筹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15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16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说出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
(2)比较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说出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
(3)列举出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
(4)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分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

(28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简析此话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2)西宁呈条带状形态,说出此城市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有较大变化。归纳变化趋势,分析其成因。
(4)概括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因此带来的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等问题。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