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70年代初,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因此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能够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停滞局面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出现持续增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011年7月19日,美国众议院以234:190票通过削减6万亿美元的财政开支法案,该法案旨在针对目前及未来的开支采取限制性措施。不过,这一法案在很大程度上仅具有象征性意义,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总统奥巴马更明确表示,他将否决这一法案。从中获取的有关美国政治的信息不包括()

A.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B.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C.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的法案
D.总统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和行政权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