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将扩充军队(不管有没有议会的支持),以任何一个借口向奥地利宣战,把德国统一在普鲁士的领导之下。
              ——俾斯麦上台前给朋友的一封信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上台后普鲁士与奥地利交战的重要战役,并分析这一战役的意义。
材料二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国外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对我们来说,没有巨大威力,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11日的演说
(2)材料二中皮洛夫的演说表明了德国怎样的外交倾向?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英国对此在外交上作出了什么调整?这种调整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德国第一次统一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说明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上台执政的原因。
材料四 在德国,我们知道是谁发动了战争,我们承认自己的历史罪责,并严肃地承担这一历史责任。欧洲已经从战争中吸取了教训,作为德国人我们更不会回避这一责任。欧洲的公民及其政治家们有责任在欧洲及其他地方为避免战争、制止战争及恐怖势力作出努力。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四,概括德国领导人对历史问题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态度有何积极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是指对哪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哪四个城市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2)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是哪一年的哪次会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材料二美国、英国国家政体比较

材料三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
(1)材料二所反映的与美国和英国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4分)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6分)
(2)对照材料二,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4分)同一时期,哪两个国家也具有这些特点?(2分)并回答它们具有上述相似特点的共同原因。(4分)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越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战事毕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三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奏折
材料四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
(1)结合19世纪东西方的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李鸿章提出要实现“自强”的途径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政外交有何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据此认识,又在洋务活动中采取了什么新对策?(10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共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5)据以上材料信息谈谈你的认识。(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获胜。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儿(法国数学、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请回答:
(1) 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2)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夸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激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生总统。
材料二

图1. 1804年罗马教皇为拿破仑加冕;图2.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2)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材料二(图2)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
(4)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有何影响?
(5)综上所述,华盛顿与拿破仑对本国历史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