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土地类型中,属于湿地的有
①湖泊 ② 麦田 ③沙漠 ④沼泽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文中所说的梅关,位于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梅关古道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 B.长江水系和闽江水系 |
C.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 | D.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
读下面“某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经纬线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下面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大部分国土位于中高纬度 | B.该国位于东半球 |
C.该国位于北半球 | D.该国位于大洋西岸 |
下列关于该国地理位置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合理的是()
A.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干湿度地带性规律显著 |
B.东西跨度大,易形成典型的垂直地带分异现象 |
C.边疆绵长,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
D.深受海洋影响,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 |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地层新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由老到新:砾岩—泥页岩一泥岩 |
B.由新到老:泥灰岩一白云岩—砂岩 |
C.岩浆侵入时间早于泥灰岩形成前 |
D.岩浆侵入时间晚于泥岩形成后 |
下列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座山峰皆位于背斜顶部 |
B.两座山峰,一座位于背斜顶部,一座位于向斜槽部 |
C.两条断层之间的地层形成了典型地垒构造 |
D.图中地层受到了明显的内力挤压作用 |
苏伊士运河1859年开始开凿,1869年底开通。运河总长约190公里,运河深度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许值18.9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成为连通欧洲与亚洲最短距离的航线。埃及去年8月宣布新运河计划,预定一年竣工。这项计划造价80亿美元,包括新开挖一条37公里的河道和加深、拓宽35公里现有河道。按照工程设计,新开挖的河道深度为24米,宽度超过300米。读新老苏伊士运河分布图及运河航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埃及政府投巨资开挖新运河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
A.大幅提高通行船只的载重吨位 |
B.提高本国未来的运河收入 |
C.带动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
D.大幅提高运河的年通航能力 |
修建新运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大量的人口搬迁 |
B.土石方工程量巨大 |
C.交通运输不便 |
D.为了保护生态,大量的树林移栽 |
若图中照片为船只刚好经过运河上的30°N纬线时所拍,箭头表示船的前进方向,则此时是
A.北半球夏季上午,船只向南开行 |
B.北半球夏季下午,船只向南开行 |
C.北半球冬季下午,船只向北开行 |
D.北半球夏季下午,船只向北开行 |
下图是大致沿35°N从我国郑州至日本东京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的气候数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乙地是
A.朝鲜半岛 | B.济州岛 |
C.钓鱼岛 | D.台湾岛 |
如果上图右侧的两组气候指标M、N是在甲地、丙地、东京三地中的两地统计所得,下列组合符合实际的是
A.甲—M;丙—N | B.甲—N;丙—M |
C.丙—N;东京—M | D.东京—M:甲—N |
造成M、N两种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距海洋远近 | D.距大陆内部远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