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2.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多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读“30°N纬线上部分地区的降水分布图”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 B.大气环流 |
C.距海远近 | D.洋流性质 |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结合该图回答问题。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A.锋面雨 | B.对流雨 |
C.台风雨 | D.地形雨 |
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
读图,完成问题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地热带雨林气候;B地地热带草原气候 |
B.B地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
C.A地温带季风气候;C地亚热带季风气候 |
D.C地地中海气候;D地温带海洋性气候 |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仅分布在北半球 |
B.B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
C.C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
D.D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大陆东岸 |
读图,回答24~25题。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
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 B.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
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