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70年代,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很多人又做起了轿车梦。据此回答27—28题。
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早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批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连梦也不敢做。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消费方式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人们的汽车梦能否实现,取决于

A.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汽车的价格 B.国家的汽车、交通、税收配套政策
C.汽车的质量、性能、售后服务 D.人们的消费观念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本产的“越光”和“一见钟情”大米登陆我国后,售价分别为每袋2公斤198元和188元,其价格是我国大米价格的25倍之多,媒体称之为“天价”大米。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很快就脱销了。这体现了()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C.价值规律有时候不起作用 D.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彭丽媛访问俄罗斯,手提黑色皮包被广泛关注,访俄尚未结束,该品牌的手提包已在国内流行起来,一些该品牌手提包的门店出现了断货现象。人们对该款手提包的追求是()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A.冬天的黄瓜比夏天贵——供求影响价格
B.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被淘汰——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C.不看广告看疗效——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
D.货多不值钱——供不应求

下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甲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当其价格从P2到P1时,企业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②当乙商品价格从P1到P2时,其需求量会迅速增加
③当甲商品价格从P2到P1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④当乙商品价格从P2到P1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013年4月12日开始,短短四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达0.3%,超过了2012年0.23%的全年升幅。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人民币升值→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B.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购买力下降→进口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C.人民币升值→美元相对贬值→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国内物价下降
D.人民币升值→进口增加→外汇储备增加→国际收支平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