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家鸡中,影响卵巢发育的重要因素是日照长短 |
B.鱼塘中,影响鱼类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关键是溶氧含量 |
C.影响鸟类迁徙的关键因素是温度 |
D.连绵阴雨时,影响小麦灌浆的主要因素是日照强度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 |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
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A.试管是否干净 | B.肝脏是否新鲜 |
C.卫生香(或火柴梗)是否点燃 | D.所用肝脏研磨液的多少 |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过程。在下列哪种体外温度条件下,采集到的血液凝固最快的是
A.0℃ | B.15℃ | C.25℃ | D.35℃ |
某种酶在0℃和100℃的温度条件下,均没有表现出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能够升高 |
B.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
C.经过0℃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
D.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解成了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