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用糖后的时间(min)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血糖浓度(mg/dL) |
75 |
125 |
110 |
90 |
75 |
75 |
75 |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 |
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
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 |
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
猫的黑毛基因B和黄毛基因b在X染色体上,BB、Bb和bb分别表现黑色、虎斑色和黄色。有一雌猫生下4只小猫,分别为黑毛雄猫、黄毛雄猫、黑毛雌猫和虎斑雌猫。其亲本组合应是
A.黑毛雄猫×黄毛雄猫B.黑毛雄猫×虎斑雌猫
C.黄毛雄猫×黑毛雌猫 D.黄毛雄猫×虎斑雌猫
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间杂交(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在F2代中具有1个显性性状和1个隐性性状的个体比率为
A.1/16 | B.3/8 | C.3/16 | D.9/16 |
下列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依次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发现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在种植白花豌豆的大田中,发现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
B.花色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
C.细胞的DNA含量 |
D.细胞的RNA含量 |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性激素的合成,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的 |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都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
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但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
D.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