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个地理实验。根据材料回答。
实验甲(见下图):模拟某一天气系统的产生。在塑料水槽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出面倾斜交界面。
实验乙(见下图):观察一个地理事物运动过程。所需材料如下:顶层不封闭的长方形玻璃缸(长100Cm、宽30Cm、高40Cm);塑料膜板(在一侧开有一个小洞);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支香;火柴。其步骤是:①把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②盖上塑料膜板,有孔的一侧对着冰盆;③点燃香,朝下垂直从小孔插入约30Cm。
1.甲、乙两项实验过程可分别模拟 和 (选写以下序号)。(4分)
①温室效应 ②气旋 ③锋面 ④逆温效应 ⑤高气压 ⑥热力环流 ⑦低气压
2.能够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2分)
A.低压系统中心 B.高压系统中心
C.冷锋的锋前 D.暖锋的锋后
3.引起空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2分)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空气上升和下降的垂直运动
C.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D.地球自转偏向力
4.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4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资料: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蔬菜销往国内外市场。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⑴从纬度位置看寿光市地处五带中的带;从海陆位置看寿光市位于大
陆。该地属气候类型。
⑵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
⑶根据资料和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圈层Ι代表______;
圈层Ⅱ代表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_____和___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开采煤炭、使用石油可用图中的箭头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表示。
左图是人口增长示意图,右图是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示意图,读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反映二战后非洲国家人口增长状况的是左图中的_________。
(2)不同类型的国家常常处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左图中的B国家对应右图中的___________阶段,D国家对应右图中的____________阶段。
(3)在右图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阶段,此阶段城市中常出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现象。
(4)右图中①、③阶段城市化共同的特点是
但形成的原因却不相同,①的原因是
③的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
(1)材料一中“巴厘岛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材料一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含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是,表示平均温度偏差的是
(4)企鹅是南极大陆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被视为南极的象征。而企鹅的原栖息地遭到破坏,迫使企鹅不断往高处迁移,其数量也越来越少。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A图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情况
表1城市人口比例
年份 |
1950 |
1970 |
1990 |
2025 |
发达国家 |
50% |
66.6% |
72.6% |
80% |
发展中国家 |
17.0% |
25.4% |
33.6% |
57.0% |
(1)A图中甲乙两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3分)
(2)从A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甲、乙)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来看,70年代以后____________(甲、乙)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
(3)对照图A和表1,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人口数量______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