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1.有A关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D.地表形态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2.有关B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有丰富的石油和铁矿资源 B.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C.该地植被稀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D.该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7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1970年~1976年 | B.1977年~1984年 |
| C.1980年~1989年 | D.1989年~2000年 |
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 | 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
|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 D.连续干旱 |
图6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问题。
图6图8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 B.②附近 | C.③附近 | D.④附近 |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 | B.暖流的影响 | C.潮汐的影响 | D.寒流的影响 |
图5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
| B.连绵阴雨天气 |
| C.强对流降雨天气 |
| D.沙尘暴天气 |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3) .回答问题。
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④→②→① | D.③→①→②→④ |
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3 中 K 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图2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问题。
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5时20分 | B.6日6时20分 |
| C.6日5时20分 | D.6时20分 |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 | B.上海 | C.雅加达 | D.莫斯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