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近20多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迅速退化。
(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东北地区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应对措施。
(2)结合水循环的相关环节,分析①地区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
由于俄罗斯土地租金便宜、产量远高于国内,东北农民从2005年开始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种大豆,种植面积达6000公顷以上。在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保持3000万吨的态势下,去国外种大豆对农民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
(3)说明东北农民去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5分
读“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
(1)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___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遭受洪涝灾害。
(2)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大的地区有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省及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市。
(3)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____平原及____________流域。
(4)我国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_______________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进退的异常变化,常造成旱涝灾害。
(5)为了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读“侵入我国寒潮途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寒潮在南下过程中,一方面受__________向山地的阻挡,使山体北侧__________堆积,灾害__________;山体南侧相对 __________,灾害__________。另一方面,因__________的差别和__________的影响,形成冷空气的通道,可以影响到 __________与__________,甚至影响到__________地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
(2004年12月28日~2005年1月3日)
(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过境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境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_____________一带。
(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单项选择)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多项选择)___________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
B.交通事故频发 |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
D.羽绒服装热销 |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要素分布图
(1)判断图中内容。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我国西南地区的川、黔、滇接壤地带主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的A、B两图为两个潜在的滑坡山体等高线示意图(两图比例尺相同,等高线单位:米),图中粗虚线为滑坡面与山坡面交线的投影。
(1)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图_________________表示的山体更容易发生滑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可能诱发滑坡的自然或人为因素有许多,如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预防滑坡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①确定潜在的滑坡位置 ②切除滑坡体下部 ③加强对滑坡体的观察 ④滑坡体表面用水泥固结 ⑤锚固山体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