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观察下面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
|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 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 A.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 |
| B.“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
| C.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 D.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
梁任公曰:“我国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下,行民本之精神。”秦汉以后,“行民本之精神”主要得益于
| A.“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 |
| B.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 |
| C.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 |
| D.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某同学在写历史小论文,其中涉及“明清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普遍出现 |
| B.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走向弱化 |
|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形成 |
| 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 |
下列四图反映了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④①② | B.②④③① |
| C.③①②④ | D.①③②④ |
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 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
| 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 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