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为“我国商品性农作物基地分布”图,读后完成13-15题。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起决定性的区位因素

A.巨大的市场需求量  
B.国家政策和措施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农业科学技术

N 地区盛产长绒棉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肥沃的黑土   B.丰富的水源
C.充足的光照条件  D.平坦辽阔的地形

M 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自给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畜牧业   D.混合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下面两题。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下列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加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O℃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

下图为195l~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1.1951~2002年,我国(

A. 各地都增温
B. 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 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O.8℃
D. 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

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A. 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 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 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 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冰川因全球气温上升而逐渐消融时,其搬运的土石碎屑也因堆积而成各种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地的冰川堆积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由图所显示的信息可知,当年冰川流动方向大致为 ( )

A.东南→西北 B.西南→东北
C.两北→东南 D.东北→西南

若全球冰川继续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

A.沿海平原扩大 B.陆地淡水减少
C.极地高压增强 D.植被类型增多

读下面我国某地土地利用及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引起此地区土地利用及规划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当地改善了灌溉条件,变旱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本地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全球变暖,本地平均气温有所提高

以上的变化可能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河流地表径流可能变化,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产值产量肯定提高
D.本地生态有所改善,并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下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