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为我国华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

据图可知

A.乙村人比甲村人先看到日出 B.②点比①点流水侵蚀作用强
C.甲村落规模通常比乙村落小 D.乙村的降水量远远多于甲村

该区域

A.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交通闭塞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C.农业生产常年受到台风的危害 D.夏季,山区可能会出现泥石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是“某著名河流下游河段两岸的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根据该区域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可以判断,该区域所属气候类型最有可能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该区域河流沿岸土地利用方式分布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河流长度很长 C.河床坡度陡峻 D.河流泥沙含量很高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4~5题: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1-3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水文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北向南递减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是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

目前,人类倡导的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要考虑到经济增长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充分认识环境及其资源的自身价值,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保护资源、环境

阅读下列两幅人口统计图,回答38-39题

下列对甲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0%
B.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国家是C国
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D.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

分析乙图可以看出()

A.①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不足 B.②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大
C.①国与甲图中b国人口增长处于同一阶段 D.②国15-64岁人口比重大于①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