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6),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大城市分布略图(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功能区),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②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行政区 D.商业区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城市郊区 B.位于城市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靠近铁路公路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我国东中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率比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有的共同特点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  
B.地价相对较低
C.矿产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对于城市化的理解,组合正确的是
①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②要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等
③只关注土地城市化
④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重点只看一个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数据显示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C.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
D.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

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C.交通条件改善 D.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下图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丁→甲→丙→乙 D.丁→甲→乙→丙

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B.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C.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D.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