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10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域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箭头为洋流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 |
B.如果是太平洋,乙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
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部 |
D.甲洋流可能存在于北大西洋 |
天然河道河水含沙量随时间和空间处于变化之中,下图为某天然河道含沙量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含沙量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粒径越小分布越不均匀 | B.各种粒径的泥沙都是河底附近含量最大 |
C.各种粒径的泥沙含量随深度的变化不明显 | D.同一河流泥沙平均粒径向下游增大 |
下列对河流含沙量大小影响最小的是河流流域
A.土地利用状况 | B.降水量大小与降水强度 |
C.植被覆盖率 | D.气温的年较差 |
图示是2010年4月6~15日福建省同纬度沿海某地和内陆某地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时间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 |
B.该时间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 |
C.该时间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 |
D.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 |
关于乙地4月13日天气的预报,最有可能的是
A.阴有小雨 | B.多云转阴 | C.午后有雷阵雨 | D.小雨转中雨 |
下表是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分析回答下题
该海域沿岸
A.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
B.有寒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
C.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
下表列出了“我国某地区不同类型土地上的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题
从上表资料中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A.耕地上的侵蚀量是人工松林地的10000倍 |
B.人工松林的径流量仅为草地的1/40 |
C.地表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而减少 |
D.地表侵蚀量随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而增加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 B.高耗能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高技术工业 |
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