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1)说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武汉梅雨起始和终止日期。
(2)读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的梅雨时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3)简述长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
图甲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图乙为2010年山西、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结构。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西安所属的自然带是,A所在的地形区是。
(2)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形成渭河平原的主要地质构造是,主要外力作用是。
(3)从耕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频发的自然原因。
(5)指出山西省北部省界的走向特点,并分析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材料三: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
(1)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2)材料一图示区域受和影响,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3)据材料一分析丹麦水能蕴藏量不丰富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一,简述丹麦自然地理特征。
(5)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图为我国贵州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一月份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石漠化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表是对材料一所示地区的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度)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30-35 |
﹥35 |
土层厚度(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有机质层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6 |
材料三:科研小组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设计如下生产布局模式图
(1)材料一图中A、B、C、D四城镇中,此时刻盛行偏北风的是_______。四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大城市的是______。
(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导致图示区域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因土地石漠化产生的关联性地质灾害有_______和_________。
(4)材料三图中村庄修建沼气池对当地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研小组为该地农业经济发展设计了_______农业布局模式,其设计的依据是______;同时,要求该地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原因是__________
马拉开波湖是委内瑞拉重要的“石油湖”,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为方便大吨位油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马拉开波市等湖区周边城市积极发展炼油工业。根据下图完成各题。
(1)2013年4月18日,基多的白昼长约为________小时。基多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其流向主要与_______________(风带)有关。
(3)委内瑞拉粮食需要大量进口,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与中国加强水稻种植合作。试分析委内瑞拉中部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4)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的水质逐渐变差,湖区生态环境恶化。试分析其水质变化原因及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或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3)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南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