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有6个电子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T为      元素(填元素名称)。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        ,理由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气体,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1)和(2)实验所得的结果,将Cl、I、SO按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铁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可与氧化铁发生反应;
2Fe+3CO,此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冶炼金属铁。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 mol ,则转移了_____mol电子,生成的C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L。
(2)下图是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实验中,D处排出的气体几乎点不着,已知该装置不漏气,使用的各种药品没有质量问题,你认为气体点不着的可能原因是(说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改正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甲物质为氧化物:

(1)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既能溶于硫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下列转化的方程式:
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则甲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乙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性质的序号,填入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脱水性; B.强酸性; C.二元酸; D.强氧化性 E. 吸水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2)NaOH与反应,可生成这两种盐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变黑
(4)在稀HNO中放入铝片就产生NO
(5)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已知: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Ka(CH3COOH)=,Ka(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ap(CaF2)=
②25℃时,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
(3)mol·L-1HF溶液与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