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分)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         运动的体现。
(2)据图该地的地理经度和纬度是        ,判断依据是          
(3)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  ,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日影朝        方向。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       小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像资料是通过RS(遥感)技术获取的,从影像资料上看,在获取当日,B处盛行风向为 ,判断的理由是
(2)流经①处的洋流是(寒、暖)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
(干旱、湿润)
(3)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不同点。
(4)试运用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解释2009年2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读下面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统计图,完成⑴一⑶题。

⑴、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速度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A.印度 B.中国 C.日本D.德国
⑶、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的城市化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慢 D.应限制发展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表示的人口迁移是国家历史上和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
(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而言,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的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 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有积极作用。
(3)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主要原因是——。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读世界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该阶段的经济结构中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2)图中②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该阶段的经济结构中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3)图中③阶段城市化的特点是,该阶段的经济结构中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4)目前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阶段,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阶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