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72°E,30°N)时间9月23日8:00,M村庄居民看到太阳位于山顶P,回答1-2题。
1.山顶P位于M村的方位是( )
A.正东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2.该日当地日出时刻,上海有架飞机刚好起飞,2小时32分钟后到达东京(135°E)机场,则到达的当地时间是( )
A.8:12 B.10:32 C.12:44 D.14:44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仁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君权神授 |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
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 |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A.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 B.正统的儒家学说 |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的儒学 | D.儒家学说与权术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