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10,当太阳直射甲点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日期是________ 。
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昼长达到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上海、悉尼、新加坡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_________________  。
(3)乙地的时刻为____ 点;0时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_ 。
(4)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我国长江下游______ (南、北)岸的河运港口更容易受泥沙淤塞的影响。
(5)乘飞机从甲地到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__________    。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这三者中 (填字母)为短波辐射。
(2)字母D表示大气的 作用。E表示大气的 作用,它具有 性。
(3)古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夜易形成露的原因是
(4)F作用的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很大关系,下列选项中F作用最大的是
①草地②耕地③海洋④沙地⑤冰雪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完成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 分成六大板块,其中完全位于海洋的是 板块(填板块名称)。这些板块“漂浮”在 层上。
(2)图中数码①代表 板块,②代表 板块,③代表 板块。喜马拉雅山是由图中板块①与 (填板块名称)碰撞挤压形成的。
(3)板块之间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两种类型,甲为 边界,乙为 边界。
(4)智利位于南美洲西海岸,该国多地震的原因是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和某地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 ;乙是 ;丙是
(2)写出图甲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 作用,③ 作用。图甲中 (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图乙中A地貌的名称是 ,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受 作用。
(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根据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避暑型气候是指夏季温凉舒适,人们无须结束任何避暑措施,感觉刚好适宜且无须调节的气候条件。避暑型气候的重要指标是人体感知温度,由其气温、湿度、风速、辐射等多种因子构成。由于我国各地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避暑型气候。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夏季避暑型气候类型分布

材料三:下表为不同地区避暑型气候的气象指标。

类 型
气象指标
气温/°C
湿度/%
风速/(m·s-1)
太阳辐射(W·m-2)
A
24.3
47.7
5.0
1114.7
B
22.7
68.2
9.8
927.2
C
26
49.7
5.4
929.2
D
26.5
34.2
6.1
971.4

(1)材料三表中的四个地区对应材料二图中的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四种避暑气候类型,请将其对应起来。( 4分)
A ;B ;C ;D
(2)简述我国避暑型气候分布区的特点?(4分)
(3)我国东南部沿海避暑型气候最少,主要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6分)
(4)台风的到来能对东南部沿海的酷暑起到一定缓解作用,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有20~30个台风产生,但仍无法使避暑气候分布区增多,从台风的角度说说原因是什么?( 4分)

图1、图2为我国两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图2区域相比,从自然条件角度指出图1区域粮食种植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2)简析图1区域河流的汛期分布特点。
(3)比较制约两区域铁路建设自然条件的差异。
(4)比较两区域生态退耕其形式与意义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