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是由于(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
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主要指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C.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
D.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 B.非洲 | C.亚洲 | D.大洋洲 |
阅读下列表格:
年代 |
唐元和初年 |
北宋治平年间 |
南宋初年 |
元朝中统四年 |
明朝永乐初年 |
铁年产量 |
207万斤 |
824.1万斤 |
2162144斤 |
584 4000斤 |
19575026斤 |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