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0.4和0.6 B.2.5和1 C.0.6和1 D.0.6和0.4
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各组细胞数如右图。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 |
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
C.乙组细胞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 |
D.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被15N标记(原料含14N),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个被15N标记的甲细胞 |
下丘脑中每个活的神经细胞都能够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 B.代谢中水的产生与消耗 |
C.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 D.兴奋的产生与反射的完成 |
下列叙述中与蛋白质功能相关的是
A.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 B.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 |
C.性激素进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 D.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
基因型为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已知基因D位于17号染色体上,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斑马鱼的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下图是用个体M和N进行的杂交实验,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
A.将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
B.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可将重组质粒导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使其表达 |
C.将含斑马鱼G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连接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
D.自然状态下的基因G与D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
下图表示某油料作物种子在黑暗且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的干重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 |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
C.7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脂肪等在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 |
D.10天后,使萌发种子干重(含幼苗)增加的必需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