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环境,科学家致力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CO2与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以1:3的比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可能是
A.烷烃 | B.烯烃 | C.炔烃 | D.芳香烃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
①Al2O3NaAlO2(aq)或Na[Al(OH)4](aq)
Al(OH)3
②SSO3
H2SO4
③NaOH(aq)NaHCO3
Na2CO3
④Fe2O3FeCl3(aq)
无水FeCl3
⑤NH4Cl(s)NH3
NH4HCO3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④⑤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4HSO3溶于少量NaOH溶液中: HSO3-+OH- = SO32-+H2O |
B.酸性KMnO4溶液与双氧水反应: 2MnO4-+ 7H2O2 + 6H+= 2Mn2+ + 6O2↑+ 10H2O |
C.向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入饱和碘化钾溶液:Ag++ I-= AgI ↓ |
D.标准状况下672mL Cl2通入100mL0.1 mol·L-1FeBr2溶液中: |
2Fe2++2Br-+2Cl2=2Fe3++Br2+4Cl-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了 |
B.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氨气的混合气体 |
C.该反应中NH4CuS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D.该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 |
下列微粒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4的溶液中:HCO3-、Cl-、SO32-、K+ |
B.在无色透明溶液中:Cu2+、K+、SO42-、Cl一 |
C.在苯酚溶液中:Br-、Fe3+、NO3-、Cl- |
D.在新制Cu(OH)2悬浊液中: CH3CHO、C2H5OH、SO42-、Na+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故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B.金属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故其与硝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
C.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