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科技著作与称谓不符的是
A.《四部医典》——脉学之宗 |
B.《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
C.《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 |
D.《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
A.司法权被梭伦操纵 | 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
C.德才之人遭到排斥 | D.陪审法庭垄断行政权 |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
C.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 |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