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全国高等学校的第一次招生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考前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横幅 |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江泽民同志讲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
D.试卷特写:作文题目“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变” |
细节决定成败。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能以少胜多、大败日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
A.率先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夺取了制空权 |
B.计划周密,海空配合,行动突然 |
C.切断了日军的石油供应线,使其海空军丧失机动能力 |
D.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军行动了如指掌 |
“二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 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
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
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A.中途岛之战 | B.日德兰海战 | C.中日甲午战争 | D.不列颠之战 |
美国独立和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华盛顿和拿破仑在内政外交方面的相同举措不包括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 B.建立国家银行,整顿财政 |
C.改善与英国的关系 | D.主持立法,加强法制建设 |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再次带来战乱和苦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A.阿拉伯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合作 |
B.联合国开始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
C.双方对解决矛盾和争端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
D.美苏取代英法在该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