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
B.目前大气中CO2的迅速增加主要与分解者数量增加有关 |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低碳生活方式应在世界范围推广 |
D.大力开发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
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选用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 B.迁地保护 |
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植 | D.引入被保护动物的天敌 |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
C.“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 |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 |
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
B.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
C.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 |
D.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
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下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 B.水稻虫害严重 |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
D.各种植物激素在起作用时是孤立的,不会相互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