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区是我国     (填地形区名称),甲山脉是     山。
(2)顺图中箭头方向,简要回答该区域地势和降水的变化趋势。
(3)阴影区内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请从气候、植被、农业三方面说明。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两区域图。

材料二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分析乙岛的地形特征。
(2)与七月份相比,一月份m、n两地的温差较大,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较大的原因。
(3)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力争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5000亿美元,并把2012年定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
材料二 2012年1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2011年12月4日,印尼东北嘉马拉马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
材料三下图是东南亚区域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印度尼西亚地震、火山频发的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A、B两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一,简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有利条件。(3分)
(4)A地所在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我国进口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我国每年约80%的进口石油都要经过该海峡。从缅甸皎漂到我国云南昆明的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工程于2010年9月10日在云南昆明正式开工,简述我国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战略意义。(4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⑴苏门答腊岛气候类型是,该岛的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2)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是,原因是

(3)材料一中C是一条流经多国的国际性河流,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均较
(大、小)。
⑷东南亚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主要措施有

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
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芬兰、挪威和瑞典有一些相同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密集型工业部门有等。
(2)芬兰境内湖泊众多,其湖泊形成大多与作用有关。
(3)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挪威航海业发达,其发展航海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4)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读图,回答问题。(16分)

⑴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4分)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4分)
(3)该地欲在图中建一油港,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A处建港;方案二,在B处建港,经过分析讨论最终选择方案二,试分析其理由。(4分)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