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 |
B.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
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 |
D.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 |
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将CH3—CHOH-CH3与NaOH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②乙酰水杨酸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③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
④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吸收SO2气体
A.①④ | B.④③ | C.只有 ④ | D.全能不能 |
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BrCH2CH2Br | B.ClCH2CH2Cl |
C.BrCH2CH2I | D.BrCH2CH2Cl |
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
A.乙醇的分子量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量大 |
B.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
C.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没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的程度大 |
D.乙醇是液体,而乙烷是气体 |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
B.丙烯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
C.异戊二烯[CH2![]() ![]() |
D.2-氯丁烷(CH3CH2CHCICH3)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
烯烃、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称为羰基合成,也叫烯烃的醛化反应。由乙烯制丙醛的反应为CH2=CH2+CO+H2 CH3CH2CHO。由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