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读图回答第5-6题。

根据以上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瑞士位居中欧,西接英国,南邻意大利,北与德国为邻
B.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安第斯山脉横贯全境,地势高峻;多条大河从这里发源
C.瑞士水力资源丰富,利用率高
D.瑞士境内山脉的形成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运动有关

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瑞士为多山内陆国,山地缆车体现了瑞士山地特色
B.瑞士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C.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城市化水平较高
D.“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图中甲处不可能建设
A.高新技术开发区B.商品粮基地
C.蔬菜生产基地 D.商业中心
(2)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 发达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 发展中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 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 发展中国家
(3)②图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住郊区,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睡城”。“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购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睡城”的出现有利于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
B.“睡城”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C.在“睡城”周边地区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睡城”的可持续发展
D.我国大城市周边“睡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现象

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下图为北京地区2007~2010年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的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曹冬柏

(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近年来,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A.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B.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C.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 D.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82~2007年,我国
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 B.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
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 D.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
(2)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读我国某城市局部功能区1㎞²附近三路不同方向公交站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高等级的中心商务区
B.乙为低级住宅区
C.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区
D.丁为传统商业区
(2)若该城市是湖南韶山(27º54'N,112º30'E),在楼房高度、各个站台尺寸大小和邻近楼房间距相同的情况下,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12点整,该城市各个公交站台影子均朝向正北方向
B.12点30分,南北方向路线两侧站台均暴晒在阳光下
C.晴朗的春分日日出时刻,图示所有站台均为阳光普照
D.全年内每一天,东西方向路线两侧各站台有阳光照射时间均相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