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继“家电下乡”之后,2009年6月,国家又出台了鼓励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试点省、市凡在规定时间内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购买人,可享受新家电售价10%的财政补贴。小周同学家里有一台五年前的旧电脑,家庭成员围绕是否将它“以旧换新”展开了讨论。
爸爸:“以旧换新”好是好,可换下来的这么多旧家电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污染?
小周:我们家的电脑虽然能用,但内存小,速度慢,耗能大,效率低。家电“以旧换新”,国家有补贴,换一台电脑,既能提高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又有益于国家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呢?至于爸爸的担心,我看是不必要的,政府会处理好这些问题的。
(1)小周认为家电“以旧换新”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益,你认为“益”在哪里?
(2)小周一家经过讨论,决定将电脑“以旧换新”。从哲学的角度,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挑选新电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在经过四次审议之后,于2014年8月3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完成了20年来首次大修。修改后的《预算法》更加详细地规范了预算编制和调整,对未按规定编制、调整预算等行为,引入“追究行政责任”的惩戒规定。修改后的预算法明确规定,经人民大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律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材料二:修改后的《预算法》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问题作出修改,对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模、债务偿还、资金使用等进行明确规定。根据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须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法律还规定,举借的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偿还资金来源,并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预算法对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重大意义。
(2)发行地方债券,能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筹集资金。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地方政府举借债务是如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年来,我国钢铁的产能和表观消费量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1—5月 |
|
产能(亿吨) |
7.48 |
8 |
9.76 |
10.2 |
3.42 |
产量(亿吨) |
6.27 |
6.83 |
7.17 |
7.46 |
3.01 |
产能利用率(%) |
82.3 |
80 |
72 |
67 |
78 |
表观消费量(亿吨) |
5.96 |
6.48 |
6.79 |
7.0 |
4.25 |
注:依据行业标准,产能利用率低于80%即为产能过剩。表观消费量是指当年产量加上净进口量(当年进口量减出口量)再加上库存变化量(年初库存减年末库存)
材料二:河北省是是我国钢铁产值第一的大省,近几年来,产能过剩一直很突出,未来几年,河北省将一些措施压减钢铁过剩产能,主要有:按照国家标准强制关停一批;实行差别水价、电价,严格土地、环保执法,提高落后钢铁产能的运行成本,发挥市场机制,退出一批;通过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和过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引导企业技术改造,或者是去海外发展;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削减劣质资源,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等措施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
材料三:2014年全国各地方两会纷纷把环境治理列为关注焦点,由此也标志着2014年雾霾将进入全国治理阶段。多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雾霾或PM2.5 治理的议案和提案,要求政府“大手笔投资、硬手段惩治”,投入巨资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和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切实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在两会的重视下,不少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PM10等下降幅度,甚至空气质量合格天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如何破解钢铁产能过剩困境。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两会重视环境治理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下图。
材料二:2014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但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宏观调控要把握总量平衡,更要着眼结构优化,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控调控的政策力度,适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差异化措施。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1)依据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两个市场主体对市场经济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要实现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健康发展,政府该如何做?
材料:2014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
(3)结合材料,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一点建议。不超过15个字。
材料一: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