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蒋廷黻[fú]的《中国近代史》认为:“清政府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政府自己瓦解的”。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形势高涨 |
| B.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爆发 |
| C.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一个月内,湖南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 |
| D.清廷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以武力逼清帝退位 |
下表内容选自近代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从中可判断其共同危害是
| 1组 |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
| 2组 |
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 |
| 3组 |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工具
《明宣宗实录》中写到:“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赀之半。”由此可见明朝政府()
| 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 | B.加强外贸税收管理 |
| 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 D.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 A.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
| B.升降由皇帝决定 |
| C.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
| D.巩固了中央集权 |
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诰”(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诰”)负责起草。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精简了官僚机构 |
| B.理顺了职官权责 |
| C.削弱了宰辅的权力 |
| D.提高了行政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