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手段及对应生物学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A.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二熟或两年三熟,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
B.栽培植株型为矮杆、叶小、叶厚并直立的作物新类型,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
C.移栽较大型作物时去除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
D.农田轮作,减少病虫害发生、充分利用土壤矿质营养 |
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科学家把用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入细胞中,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于: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分泌小泡、高尔基体、小囊泡、细胞膜
②卡尔文向小球藻提供14C标记的CO2,并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③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了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④要证明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可以将15N标记的细菌放在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后,再检测后代DNA放射性的强弱
A.O项 | B.1项 | C.2项 | D.3项 |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假设膜融合的特异性是由蛋白复合物提供的:囊泡和其细胞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蛋白复合物,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他因为发现了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荣获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
B.胰岛素和神经递质均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
C.囊泡和细胞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D.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
研究表明,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一端粒,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随着细胞分裂面变短。在正常人的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着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下列有关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增殖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几乎不表达 |
下列关于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是
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⑤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⑥生物多样的最直观的表现是遗传多样性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⑤ | D.②④⑥ |
下面左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右图表示是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处于曲线图的c-d段时期 |
B.该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3条染色体,包含了该生物基因组中全部DNA序列 |
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说明细胞在b-c段时期内发生了交叉互换 |
D.处于曲线图的c-d段的一个细胞内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