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该学说包括的内容有( )
A.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
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内 |
C.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
D.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竖直向上振动,经过0.5s,O、M间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长为3m |
B.该波的周期为2.5s |
C.再经过0.2s时间,质点N第一次到达波峰 |
D.再经过0.6s时间,质点M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
如图甲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A.10 s末物体在a点右侧2 m处 |
B.物体减速时的加速度小于加速时的加速度 |
C.力F的大小为3N |
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关于科学家的贡献和他们的科学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地面上的人看到高速运行的列车比静止时变短变矮 |
B.伽利略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
C.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
D.麦克斯韦预言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在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增大 |
B.![]() |
C.铀元素的半衰期为T,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铀元素的半衰期也发生变化 |
D.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其核反应方程为:![]() |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 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A.该波沿x轴向左传播 |
B.t="0.10" s时,质点P的速度方向向下 |
C.t="0.10" s时,质点P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
D.若这列波的波源正在远离观察者,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发出的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