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制备并收集少量相应的气体,能采用下图装置的是
①浓氨水和固体NaOH制NH3 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
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O2 ④稀硝酸和铜片制NO
⑤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Cl2 ⑥锌粒和稀硫酸制H2
| A.②③ | B.①⑥ |
| C.②③⑤⑥ | D.①④⑥ |
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和SO2的水溶液各两份中,分别通入Cl2和O2,一段时间后,右图表示通入的气体的量与溶液pH关系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O2![]() |
B.曲线b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O2![]() |
C.曲线c表示向H2S水溶液中通入Cl2![]() |
D.曲线d表示向SO2水溶液中通入Cl2 |
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
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右图)。按此密闭
体系中气体的流向,则在A处流出的气体为()
| A.SO2 | B.SO3 O2 |
| C.SO2 O2 | D.SO2 SO3 |

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A. | 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 B. | 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
| C. |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 D. | 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
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 A.9.02g | B.8.51g |
| C.8.26g | D.7.04g |
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0 |
|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 = 0.3 |
|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