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在遭到破坏。他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而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弃物的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根据以上材料和你的理解回答23~25题。
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

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模式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田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你认为合理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它是低投入、高效益的经济模
C.它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图所示。读图回答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环境变化
B.农业活动
C.婚姻家庭
D.气候变化

图为甲乙两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甲乙两山地自然带谱数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
B.同一类型自然带在甲山出现的高度比乙山高
C.甲山地基带南坡较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阳坡
D.乙山地雪线北坡较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北坡为迎风坡

下面左图、右图分别为某月13日9时和15日9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日正值北半球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日9时和13日9时相比

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 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
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 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

下图为地理老师,通过对某一地域设计问题的分析,构建知识的联系,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板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板书体现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依靠这些联系,可以论证该区域为

A.亚洲的南部、东南部地区
B.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地区
C.拉丁美洲地区
D.非洲地区

由上题结论,有关该区域地理特征叙述相符的

A.地形结构单一,地面微波状起伏;大陆轮廓简单,半岛、海湾少
B.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受北移转向的东南信风影响
C.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荒漠
D.地形结构、气候等因素影响下,水系表现为东西之间的差异

在迎风山坡由山麓向上,降水量起初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达到一定高度降水量最大,过此高度后降水量又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减,此一定高度被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H),H所在的高度因气候条件和地区而异,一般气候愈潮湿,大气层愈不稳定,H愈低。读“北加利福尼亚的年平均降水量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所反应的图示地区

A.自西向东,最大降水量H越来越高说明降水越来越多
B.西部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海岸山脉最大降水H高度偏低
C.内华达山脉顶附近降水量最多是因水汽来源更充足
D.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导致海岸山脉最大降水高度H偏低

据图文材料推测,以下不同地区的山地中最大降水高度H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①皖浙山地如黄山、天目山②新疆山地如天山③印度西南沿海山地④青藏高原内部山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