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
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 |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 动速度最快 |
| C.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 |
| D.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 |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 C.激素调节 |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
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
|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
|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
|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
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①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④传出神经、传入神经、神经递质、受体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 | B.轴突 | C.突触间隙 | D.树突 |